“高栏港足够深远股票杠杆爆仓了,能容得下百舸争流;经开区土地足够肥沃,能让企业更好地生根发芽。”2月20日,在珠海市两会召开期间,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侯文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珠海经开区今年将牢牢把握把握“澳门+横琴”融合机遇,全力以赴高标准建设好国家级经开区、综合保税区、国家级化工园区等平台,强化高栏港与澳门自由贸易港的协同联动、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和体制机制创新,切实担起珠海经济发展“车之两轮、鸟之双翼”的重任。
受访者供图
2024年是珠海经开区独立运作的开局之年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珠海经开区迅速打开管理体制优化后的新局面,以硬核表现诠释高质量发展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,约占全市四分之一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6.32亿元,排名全市第二;工业投资98.08亿元,增速排名全市第二。对外开放实现新提升,高栏港新增东南亚、韩国、巴西3条国际航线,企业服务开创新局面,全面落实“帮办代办服务”……一个个新突破,彰显珠海经开区澎湃的经济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。
“市政府工作报告以系统化思维和体系化视野观照过去、前瞻未来,振奋人心、催人奋进。报告中多处提到经开区,为我们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。”侯文涛表示,今年将牢牢把握“澳门+横琴”新定位、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、黄茅海通道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、超常规逆周期财政政策等机遇,用好高栏港、综保区、国家级化工园区等平台,勇挑重担、锐意进取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战略机遇方面,一是把握“澳门+横琴”融合的机遇,做好珠海经开区“有形资源”与澳门、横琴“无形资源”相结合的大文章。理顺“研发在横琴、生产在经开”机制,强化珠海港深水码头与澳门自由贸易港的协同联动,推进保税维修、跨境电商等业态合作。二是发展“大桥经济”。与江门、阳江等珠西城市在产业链、物流、商贸等领域强化合作,联动打造产业融合带。三是抢抓超常规逆周期财政政策机遇。用好专项债、中央预算内资金、特别国债等工具,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支持企业降低资金成本,力争全年新增技改企业30家。
“聚焦‘抓经济’这一主责主业,我们今年将全力以赴推动绿色化工、海工装备、新材料等产业延链补链,服务好区内的存量企业,招引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,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超100亿元,力争年内新增产值超100亿元企业和50亿元企业各一家。”侯文涛表示。
今年,珠海经开区还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完善“管委会+公司”模式,持续推动“三驾马车”同心协力、齐头并进。提升高栏港粤西交通枢纽龙头地位,优化港口发展机制,全面优化港口功能,进一步争取冻肉、食用水生动物、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资质,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慧化港口,建成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并投入使用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 | 左志红
【本文责编】刘龙飞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树强 刘龙飞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